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原生家庭,成也是爱,败也是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生家庭”就一直在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任何下一代人出现道德、美德、法律等问题都会被归结到“原生家庭”这4个字上。
家庭于每个人而言,是出生地、成长地,也是最初感受爱的地方,但是如果因为这样,就把所有的罪责都归结为原生家庭,实在是有失公允。

鲜花说

毕竟随着羽翼丰满,小鸟也不再受鸟妈妈的束缚了,有了自己选择什么样生活的权利。
可能曾经的生活让你对爱失去了信心,但是你可以选择改变。无论是改变所处的环境,还是像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一样,彻底离开束缚自己的环境,直到自己越来越强大。
珍妮特·温特森,英国当代作家。1959年8月出生,自小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养,16岁时出走,此后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兼职完成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业。1985年,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出版,获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赢得国际声誉。2011年,出版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2016年,温特森入选“BBC 100位杰出女性”名单。代表作品有《写在身体上》《给樱桃以性别》等。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是作者珍妮特·温特森的自传。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十三章的内容讲述了她远离原生家庭的荼毒,选择快乐而非所谓“正常”的人生
虽然作者省略了很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但是却不影响我们感知远离原生家庭的艰辛,及摆脱原生家庭的可以获得的快乐。
未长大的父母
直到后来,很久以后,太久以后,我才了解,完全属于她自己的部分是多么微小。那个无人抱起的婴儿。那个依然在她身体里面未曾被怀胎的孩子。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能说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但至少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烦心事儿。
很多人怨恨自己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或者父母忙着挣钱无暇顾及自己,或者父母不合,每天回到家里听到的就是他们彼此间无止境的吵闹,有的甚至是父亲或者母亲一方酗酒、家暴等等。
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事情一发生,就会在网上迅速引起热议。“原生家庭”现在如此火热,实在少不了这个高科技的帮忙。
在网上,哪怕只是简单的输“原生家庭”四个字,都有很多心灵鸡汤或者案例分析出现。知乎上更是热度不断。
很多人,每次遇到事情时,就会说一句,太可怜了,饱受“原生家庭之害”,在这样的父母教育下,下一代堪忧啊……
每当看懂这种言论,我就有点替这些做父母的打抱不平。网上或者旁观者,只是一味的谴责这些父母的不是,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在已经为人母或为人父之后变成这种样子。
很多60、70后的家长,甚至还包括部分80后家长,因为当时生存环境所迫,他们的父母不得不为了谋生存而拼命奋斗,这也就导致了在他们当子女的时候,缺少了很多本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这些从穷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家长们,终于在熬出头、遇到适合自己的人之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可是,情感的缺失,却让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因为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教自己应该怎么办。

就像之前很火的电影《何以为家》中,那位被告上法庭的父亲愤愤不平的说出的那句话,我们当年就是这么长大的,有什么错么?
自主的选择
那个标记“现在位置”的箭头是你的第一个坐标。人在年幼时有许多无力改变的事。但你可以打点行囊,准备上路……

16岁的珍妮特·温特森,彻底地离开了家。靠着各种类型的兼职完成了自己牛津大学的课业,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有了自己的房子,依然不受母亲喜爱的爱人,但即便如此,珍妮特因为自己的勇气,获得了快乐,为什么你就不可以呢?
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这本书中,作者珍妮特·温特森告诉我们,美国宪法中声称,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
追求是一种主动的争取、自愿的选择。如果你有了这个机会却不曾主动去改变,那又怎么能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原生家庭”身上呢?
网上,有很多已经工作的人,已经足够有能力选择离开那个让自己不快乐的环境,可是他们却一边埋怨着原生家庭的痛苦,一边享受着家人带给他的无限便利。
有人说,离开原生家庭,你说的很容易,要是真的随随便便就能彻底离开,怎么还会有那么多被伤害的人?
一个已经把自己的心“折磨”的千疮百孔的环境,即便你真正地离开,那个应激反应却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消失。
作者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也提到了,
“我们离开原生家庭,即使在今日,也远远不只是提一个皮箱走出屋子。”
但是,想要获得解放,你就得做出改变。也许一次性连根拔起那个已经深入骨髓的毒根有点难,但是我们可以切割一段茎,用自己的方式培育根须,抚育它健康成长。
走出从小成长在自己心中的树荫需要的是勇气,是重生新根的勇气,是相信它可以重生生根并茁壮成长的勇气。

但,这次,不同的是,这是你的自主选择。你握住了自己应有的追求快乐的权利。
愈合的伤口
伤口是象征,无法被简化为任何单一的解释。但受伤似乎是生而为人的线索或关键。其中有价值,也有痛苦。

原生家庭的痛,是很多被害者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抹去的伤疤。
在那个家庭里,我们获得了很多,但独独缺失了我们急需的爱。
她总是击垮我,再做个蛋糕,与我重归于好,常常在将我锁在外面的隔天晚上,带我去炸鱼薯条店,我们坐在长凳上吃包在纸里的炸鱼薯条,看着人来人往。我一生大多时候的行为也差不多是如此模式,因为这是我学到的爱。
这是《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作者珍妮特·温特森对继母表达“爱意”的行为模式,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大多数生在原生家庭的人应该也是如此,因为感受到的就是这样的表达爱的方式,耳濡目染,自己也变成了这样。
虽然从心底认为,这种给个巴掌,再给颗糖的方式绝对不是正常的表达爱的方式,有的甚至从心底深深厌恶着这种方式。
但是,当到了自己表达爱意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竟然用着自己最厌恶的方式表示对别人的爱。那种感觉就像,你突然发现,你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时的那种厌恶、嫌弃。
曾经原生家庭给你的身体划了无数或深或浅的伤口,虽然伤口会好,但是伤疤却一直跟随着你,并且时刻提醒着你曾经的伤痛。
但是伤痛除了回忆过去,你也许忘记了,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提醒自己,曾经那种自己接收到的“爱”的方式是错误的,自己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方式,寻找、适应其他合适的爱的表达。
也许你已经用那样错误的方式对待了别人,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不可能改变。
在《另一种选择》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生不是只有A选项,你还有B可以选择。

曾经的错误已经犯下,能做的不是深陷愧疚,而是反思错误,宽恕自己,与自己和解,用这些力量成就一个值得爱与被爱的人。
宽恕会弥补过去、宽恕会疏通未来。
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作者珍妮特·温特森在事业有所成就之后,在对世界、对爱又了更深的理解之后,当她看到在继母的威严下,一直小心翼翼生活的继父时,她写下了这样的话:
他从来都是小孩,而我很难过没能看顾他,难过有那么多小孩从未得到看顾,因此未能长大。
每个人都是小孩,每个人都需要在爱的环境里长大。只是爱很简单,但似乎也比较难。长不大的孩子很难贡献自己的爱,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知道如何去爱。
但是孩子终将要长大,也许你没有在你原本应该获得爱的地方感受到爱,并不代表你不值得被爱。

爱。这个艰涩的字。一切起始的地方,我们必然归来的地方。爱。爱的匮乏。爱的可能。
珍妮特·温特森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放开自己理智,去追寻一次快乐。想要彻底的改变,你只能穿越丛林。选择困守,你命运的终点已然摆在眼前;如果选择走出去,也许前途未知,但生机却也无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爱八福 » 原生家庭,成也是爱,败也是爱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